1955年9月27日,随着全军授衔典礼的举行,毛主席亲自为元帅授衔,并颁发了军衔证书,而周总理则负责为全体将官授衔。当天的授衔仪式规模庞大,1000多位开国将帅的名字都由一位重量级人物一一宣读。然而,尽管这位主持授衔的高级人物在当时的中国政坛具有显赫的地位,他却没有获得任何军衔。那么,这位资深人物究竟是谁呢?
答案就是彭真。1955年授衔时,彭真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,属于副国级干部,职位高于场中大多数开国将领。彭真不仅在党内拥有极高的地位,而且还曾在建国前后担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。那时,他和陈云共同作为党内的候补书记,地位仅次于当时的“五大书记”,这意味着他在党内的权威非常显赫。五大书记中,毛主席是“元帅”人选,而周总理、少奇同志也有机会被授予元帅军衔,任弼时由于早逝未能参与授衔,而朱德则成为了开国元帅的领军人物。作为候补书记之一,彭真如果参加授衔,极有可能成为元帅或大将。而从他后续的职务来看,1983年,彭真被选为全国人大委员长,成为正国级干部,这一职务显然超出了大多数开国元帅的政治地位。
展开剩余76%因此,彭真作为一位资历深厚、权威非凡的领导人物,完全有资格全程主持1955年的授衔典礼。然而,他自己并没有获得军衔,这并非因为军内资历不足。虽然彭真主要从事党务与政务工作,参与军队事务的机会相对较少,但他在解放战争初期曾担任东北局书记及东北军区政委,其地位甚至比当时的林彪还要重要。后来,中央根据军事需要对东北进行领导班子调整,彭真因此不再主持东北工作。即便如此,考虑到彭真在军中的威望,若他在1955年获得军衔并不令人意外。
当然,相比于十大元帅,彭真在军队的经历确实存在短板。尽管他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党务经验,但他并未亲自带兵作战,且没有参与红军的创建,尤其没有经历过长征。彭真虽然曾被国民党逮捕,直到1935年才被营救出来,但他并没有亲自参与过重大军事战役。因此,他的资历虽然深厚,却缺乏显著的战功,因此授予他军衔的问题变得复杂,最终选择不授予他军衔也是有一定原因的。
在经过多年的战斗后,人民军队中有资格授衔的将领数不胜数。像彭真这样的资深人物,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,但大多数像他一样的元勋人物选择不参加授衔,以避免复杂的身份问题。这样的做法让其他有军事战功的将领能获得更多机会。与彭真情况相似的,还有陈云、李先念、张鼎丞、滕代远等人,他们也没有参加这次授衔,目的就是将名额留给那些在一线作战的指挥官和有突出战功的将领。
在十大元帅当中,彭真与聂荣臻关系最为密切,私交深厚。因为在抗战期间,彭真曾担任中共晋察冀分局书记,与聂荣臻搭班子,二人携手将晋察冀根据地建设得如山东一样强大,为我军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彭真在政治工作方面颇有成就,与聂帅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,二人默契十足。
鲜为人知的是,在1955年9月27日的授衔现场,并非所有十大元帅都出席了。彭真则按照中央的指示,在几天后亲自赴山东青岛,单独为刘伯承、林彪两位元帅授予了军衔。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,彭真当时的地位确实不容小觑,堪比元帅。在正式的授衔仪式上,毛主席亲自负责为元帅们授衔,但彭真代表中央去青岛为刘、林两位授衔的举动,足以证明他在党内外的影响力。
1997年,彭真以95岁高龄逝世。尽管他并未获得军衔,但他的政治影响力和历史地位至今仍为人们铭记。他不仅在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在党和军队的各个历史时期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51配资-股票配资佣金-沈阳配资开户-最好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