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宝宝”泡发前。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实习生 赖琪琪 摄
“水宝宝”泡发后,体积变化极大。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实习生 赖琪琪 摄
医生在手术中取出的“水宝宝”。受访单位供图
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4日讯(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周倩 实习生 赖琪琪)暑期,“水宝宝”这种色彩绚丽、遇水便会膨胀变大的玩具成了孩子圈里的“爆款”。这种玩具一般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,而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,且它遇水就会膨胀,体积往往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。最近,接连出现误食“水宝宝”险些危及生命的病例,小小的玩具从孩子手中的“宝贝”变成了威胁健康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展开剩余56%幼儿误食“水宝宝”上了手术台
近日,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病房收治了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小玥(化名)。据家长介绍,小玥不小心咽下去一颗“水宝宝”,第二天小玥就开始呕吐。经检查,小玥已出现脱水、肠穿孔的情况。最终,医生为她切开肠壁进行手术后,小玥转危为安。
不久前,光明区人民医院也接诊一例一个1岁小男孩因腹痛和剧烈呕吐被紧急送诊的案例,手术中,小儿外科医生从孩子肠道内取出了一颗已膨胀至乒乓球大小的“水宝宝”,所幸肠管没有穿孔,但腹腔已有较多炎症渗出,如果再晚点手术,可能出现肠穿孔、腹膜炎甚至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。术后孩子恢复顺利,但这场惊险的遭遇本可避免。
“水宝宝”不宜作为幼儿玩具
为了解“水宝宝”在暑期的销售情况,记者走访了多所便利店和文具店。
在新湖街道的一家便利店内,记者并未看到“水宝宝”的身影。询问店主后,店主表示:“之前看过新闻,有小孩误食‘水宝宝’,考虑到潜在风险所以没有进货。”
而距离不远的另一家小商店里,记者在显眼的位置就看到了摆放整齐的“水宝宝”包装袋。店主介绍道:“现在‘水宝宝’可火了,这五颜六色的,泡在水里还会变大,孩子们都很喜欢。”当记者提及“水宝宝”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,店主表示:“一般会做风险提醒,告诉小朋友这个不能吃。”
对此,光明区人民医院医生提醒,家长应避免将水宝宝作为儿童玩具,一旦怀疑孩子误吞异物,无论有无症状,立即就医,切勿等待自行排出。
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医生李智涵也表示,除了“水宝宝”,科室还收治过误服纽扣电池、磁力珠(巴克球)、硬币、枣核、零件、药片的孩子。小孩天性好奇,拿到什么都敢往嘴里放,希望家长不要让小孩接触这类小东西,家中的小家用物品,应该放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。有二胎、三胎的家庭,要教育好家中的哥哥、姐姐,避免他们给年幼的弟弟妹妹喂(玩)危险的物品。万一孩子不慎吃了不该吃的东西,不要心存侥幸。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,请医生评估,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,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。
发布于:广东省51配资-股票配资佣金-沈阳配资开户-最好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